每日微分享|销售需要收集客户运营状态的信息(收集销售信息的渠道有哪些?)

2023-10-09

林正刚(前思科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聚焦”通常是描述一种比较有目标的行为,应该是属于一种高效行为,但如果用到不同的场景,这个可能变成一个低效行为。

销售拜访客户通常都会比较“聚焦”,有一定的目标去执行这个拜访,这个聚焦就会带来“选择性聆听”的行为。

客户其实提供了很多与他有关的运营状态信息,但销售是完全没有get 到,因为他一直聚焦在寻找pipeline,找不到马上就没有兴趣,留下一堆有价值的信息就离开了,而客户的感觉就是这个销售完全是不会听取客户意见的。

我的观察是:以上的销售行为是很普遍的,但要纠正过来其实也不难。今天会南总的“三好一改”就是描述了销售这个选择性聆听的特点,与怎样去改变这种行为。

  

  「一好:运营VS项目。

  将我们整理的客户信息收集清单发给老师,得到很有价值的指导和反馈,特别记录下来,也是我们马上可以执行改进的:

通过Mia与Ismail的场景故事回顾,我们发现其实Ismail在建立联系到开始合作,其实给我们反馈了很多信息,关于他的市场和经营的信息。

但是由于过去我们更多的关注pipeline和合同,所以很多信息就跳过和漏掉了,并没有将信息很好的记录和保存,成为我们了解客户的有效判断。

这一点在上周与几位销售1:1的时候得到了验证,我们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会“选择性倾听”,大脑中只记住我们想要的信息,关于pipeline和订单,其他的信息自动过滤和遗忘,导致我们拿到的信息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

只能通过pipeline或订单去“主观”的判断客户,往往都是很大的缺失。由于我们相信自己“主观”的判断,也没有意识将信息整理,重组或呈现,真实的信息没办法还原,就全部“丢掉”了,现在想想实在是很可惜。

  我们不需要去拿任何新的信息,只需要将过去与客户沟通的场景还原,相信就能找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信息的重组,会帮助我们找到对于信息或销售行为的缺失。

本周我们计划每一位销售找一个客户,将沟通的场景还原,看看会勾勒出一个什么样的场景,相信会有非常多的发现和收获。

  近期老师一直提醒我们运营和项目的区别,回到Mia与Ismail的故事场景中,就看到了真实的运营与项目的区别。

以时间作为主轴,我们还原场景后,看到背后的就是Ismail的运营状态,而项目,pipeline和合同是在运营状态中自然发生的,项目是有时间的,而运营是动态持续在发生的。动态的运营才能带来持续动态的项目,我们从表面看到的pipeline,合同背后都是运营状态。

我们的客户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而企业也是从“人”的源头开始的,我们只要倒推回去场景中,都会找到对接圆通的那个“人”,而人是有场景,有环境的,在运营的场景和环境中,项目是自然产生的。

试想如果我们将每个客户背后的场景整理成一个“剧本”,“剧本”中有对应的人,时间,场景,信息,我们就能通过“剧本”找到背后的规律,也就是运营状态的规律,同时就能找出我们需要对应的行为。

  我们之前一直说,通过销售行为去影响客户,绝对不是一句口号和方法论。通过一定的“剧本”基数,就能找到一类客户的运营状态,和对应的高效行为,不就是销售行为“主动”影响客户么。

过去我们把更多关注点放在pipeline和合同上,实在丢掉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现在我们开始意识到运营和项目的区别,就要有意识的去了解客户的运营状态,是相当重要和关键的。从还原和重组我们真实的客户场景开始,期待看看会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收获。」

  销售需要收集客户“运营状态”的信息,pipeline是其中一种状态。掌握运营状态,pipeline与合同是一定会出现的。

  好,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