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委访谈 | 郭树彬:推动科普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凉拌木耳时,本耳要焯水几分钟)

2023-07-31

  郭树彬

医学科普是关系全民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一直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健康教育,推动个人和群体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发布,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延长健康寿命是基本路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是15项专项行动之一。2022年《“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尽管如此,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如何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依然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为此,本刊特邀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郭树彬教授,讲述如何推动医学科普工作,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科普内容要易于被记忆、被了解、被认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健康。健康素养,就是指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的能力。在郭树彬教授看来,当每个人都拥有良好的健康素养,就会对疾病有所了解,从而起到疾病预防及促进康复的作用,对减少医疗支出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就必须提高健康科普知识的质量。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报纸、电视、网站等各个平台的科普内容也遍地开花。但是科普内容鱼龙混杂,伪健康科普信息误导公众的事情时有发生,科普环境亟待改善。一直以来郭树彬教授都强调要拒绝“小编科普”:医学作为实践科学,没有丰富经验的人会因缺乏正确的专业知识,很容易按照自己理解传递错误的观点。什么人来做科普、科普的概念和意义是否是准确,这都需要有专业背景。做科普并不容易,郭树彬教授指出:“好的科普首先要确保内容正确,其次要做到通俗易懂,必须确保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效融合,这样才能让科普内容易于被记忆、被了解、被认知。”

   社会组织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多方参与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需要多方参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各级政府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织、科学共同体、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一直围绕服务于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目标,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紧跟百姓关注的健康问题,组织医学专家支持科普公益事业,创新医学科普形式,让健康知识惠及全民。

目前,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的主要工作有:在做好科普工作和健康教育的同时,组织相关专家制订科普工作的标准规范和指南,做好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及安排;强调科普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提高科普成果在职称晋级中的地位;将科普知识放在平台上,通过与腾讯医典、百度健康医典、小荷医典、医学微视等合作,让健康科普惠及数亿人;建立全国科普专家队伍,建设健康科普的数据库;将传统的科普知识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开启数字化和智慧化的科普知识体系建立,实现精准推送。

“通过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多方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专业的科普团队,让科普工作更权威、更标准、更规范,有效避免了‘小编科普’,或者非社会、非均值、非标准的科普,这将极大推动未来的科普建设和科普工作,最终实现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规划性的科普发展格局。”郭树彬教授对此极为期待。

   把握发展方向,推动科普工作数字化、智能化

随着全球进入大数据时代,医疗领域不可避免地置身其中。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不断推动以及科普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科普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据科技部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为182.75万人,其中中级职称及以上或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普人员共计111.55万人。一方面,我国科普队伍人员结构不断改善,积累了大量具有专业性的科普数据。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迭代也越来越快速,如何以数字化改革为推动力,满足大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实践。

郭树彬教授表示:“推动科普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将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在过去形成了大量的科普数据库,但是数据放在那,老百姓不一定会主动学习。如何应用现代技术,促进非专业人士去理解相对深奥的医学科普知识,是未来医学科普发展的方向之一;将科普知识进行汇聚,并进行智能化分类,再根据患者需求定点推送,也将是未来的发力点。”

  -小  结-

近些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从2012年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203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要不低于30%。基于此,郭树彬教授呼吁:“广大医生要积极践行做科普的使命,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科普知识,提高整体居民健康知识水平,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建设。”

文字 | 郑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