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改革之力如何驱动外贸快车
□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掌中淄博
特派记者 苏利民 伊茂林 宓家峰 周扬 杨秋云 董娜
记者在深圳皇岗口岸采访
站在深圳皇岗海关办公楼六楼的天台,与香港新界落马洲隔河相望,深港之间目前唯一实行24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繁忙运转的情景就可一览无余。这座开通于1989年,曾创造了中国海关改革进程中多个第一的亚洲最大陆路口岸,2019年迎来历史性的变革,开始全面重建,新口岸将实现“一地两检”查验模式,成为辐射大湾区、面向世界的超级口岸。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和重要阵地,2019年,深圳实现外贸出口1.67万亿元,连续27年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而作为中国海关改革的发轫地,深圳海关同深圳一样,从“改革开放试验田”到“制度创新策源地”,持续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成为深圳外贸快速增长的强劲助推器。深圳外贸飞速发展的历史,亦是一部不断深化外贸便利化改革、以创新促进效率提升的改革史和奋斗史。
皇岗口岸: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样板
皇岗口岸,一个写满了改革印记的地方。
199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深圳,就是在皇岗口岸落马洲桥头深港分界线10米处,长时间伫立深情凝望一河相隔的香港;1996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落马洲桥头亲笔写下皇岗海关四个大字……作为深圳关区最大的口岸,皇岗海关监管了深圳关区50%的进出口车辆,40%的进出境旅客,全国进出口货物总值的10%,凭借的正是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持续不断推进改革的拼搏与奋进。
“特区成立之初,进出境车辆、客流陡增,为了不让关口成为隘口,实现电脑自动化报关的H883工程和条码管理相继启用,使通道报验时间由14秒减少至4秒。1994年,皇岗海关率先安装使用全国海关首台大型X光集装箱检查设备H915,将检查40英尺集装箱货车所需的2-3小时缩短至2.5分钟,1996年开始使用电子车牌,到2002年全面启用自动核放系统,实现通关车辆秒放。”皇岗海关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走在改革最前排,先行先试是皇岗海关的“习惯”。
2002年一般贸易出口无证无税货物试点无纸通关,2010年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分类通关改革试点,2015年移动查验单兵作业系统应用试点,2018年机构改革场所优化整合和查检合一试点,皇岗海关创造了海关改革进程中的多个全国首例。2012年8月1日,全国第一票无纸化报关单在皇岗口岸成功验收,2018年8月1日,全国关检融合统一申报单证第一份出口报关单在皇岗口岸成功通关……
“改革需要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在皇岗海关,人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岗位当作改革的阵地。”皇岗海关办公室主任陈维俊如是说。
“用手机扫一下就能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查我的车,什么时候能放行,真的很方便!”卢先生是一名每天都要来往深港两地的货车司机。这个让深港两地货运司机赞不绝口的查验关企协作小程序是由皇岗海关查验科科长韦晓东自行设计编程推出的一款助查“神器”。车辆中控后,司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接收到海关发送的车辆查验进度,包括派位信息、放行信息和需要司机配合的其他事项,安全又方便。
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通关口岸,历经30年风雨洗礼的皇岗口岸2019年迎来历史性的变革,口岸重建全面启动,升级改造后的皇岗口岸全面优化通关环境、提升通关效率,成为辐射大湾区、面向世界的超级口岸,开启它在新时期的又一段新的改革之路。
特中之特:自贸区改革的前海模式
远渡重洋的进口智利车厘子刚抵蛇口码头,10分钟后就完成卸货直接运达深圳前海水果堆场配送至全国各地;一批无线网卡和无线路由器从前海湾保税港区出区,经公路运输至东莞石龙保税仓,随后搭乘中欧班列直达满洲里口岸出口至俄罗斯……
2015年4月27日,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成立。在这一片“特区中的特区”,深圳海关按照有利于创新要素便捷流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深圳核心引擎功能的原则,发挥区位优势,深挖政策潜力,创新监管模式,以改革创新之力助推自贸区发展。
前海自贸区成立5年来,深圳海关已推出了62项自贸区创新举措,有30项纳入省级以上复制推广经验,其中“入境维修‘1+2+3’模式”“先放行后改单作业”等纳入了国务院复制推广经验,“深港跨境电商质量安全试验区建设”纳入商务部等14个相关部门复制推广经验,还有18项纳入广东省复制推广经验。前海湾保税港区区内企业进出口总值从2015年的386.4亿元,发展到2019年的1285.5亿元,增长了2.32倍。今年第一季度,前海湾保税港区内企业进出口总值375.93亿元,同比增长了59.76%。
“MCC前海”物流新模式是深圳海关对标国际先进的“MCC”(Multi-Country Consolidation,多国集拼)贸易规则,按照“MCC新加坡”“MCC迪拜”国际标准打造的新物流模式。依托深圳西部港口群、大湾区机场群以及中欧班列等核心要素,在前海湾保税港区综合运用“先入区、后报关”“跨境快速通关”等通关便利措施,使得进出口货物、国际中转货物均能在抵达前海后,根据其物流或者贸易安排重新进行分拨、拼箱,再通过“海、陆、空、铁”等方式中转、分拨、集拼运往全球各地,实现各类货物在区内自由集拼。
利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告诉记者,此前分销中心设在香港,企业难以负担高额的成本费用。通过自贸区全新的“MCC前海”物流模式,货物在园区可按照境外门店订单进行混合分拣打包,约80%的货物经过香港中转再发往国外,20%经由蛇口直接发往国内消费者手中。
与此同时,深圳海关在自贸区率先落地“两步申报”改革,试点以来报关单量居全国第一;结合蛇口港进口水果、大宗粮油集中的特点,组合推广进出口提前申报,推进进口“船边直提”、出口“抵港直装”常态化,出口货物口岸停留时间压缩至数小时,进口货物提离时间缩短至几分钟,极大满足了企业高效通关需求。
作为特区中的特区,就像“前海”这个名字一样,前海自贸区模式再一次行走在了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城市和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最前沿。
执法为民:改革创新永不止步
“疫情发生以来,公司累计出口货物总金额已超过48.4亿元,同比增长1.2倍,业务量实现逆势增长。”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何鹏告诉记者。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锂电子电池领军企业,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疫情发生以来,深圳海关所属西沥海关针对辖区欣旺达这样的大型生产企业,以“问题+效果”为导向,梳理“容缺后补”“视频查验”等最适合的海关惠企政策,采用“线上辅导+线下指导”的方式精准推送,帮扶企业积极开拓东盟等新兴市场。
4月份,深圳海关在关区进出口报关单量占全国总量近15%的情况下,实现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均大幅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特别是针对企业出口新兴市场产品查验需求增长情况,实行“随报随检”的查验方式,满足企业快速通关需求,以“问题归零”为目标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深圳海关前身为1887年在香港设立的九龙关,中国海关的改革就发轫于深圳关区的罗湖桥畔。面对改革开放后进出境旅客迅猛增加,罗湖口岸率先采用申报与查验融为一体的通关制度,深圳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旅检通关方式与国际接轨的城市。
2001年,在富士康集团实行联网监管模式,开创了E监管时代,引领开创了贸易监管改革的方向。2002年,率先在公路口岸实行了通道自动核放系统,通关效率提升20倍,被誉为公路口岸监管模式的历史性变革。2007年,深圳湾口岸开通,成为第一个实行一地两检通关模式的口岸……
进入新时期,深圳海关率先启动网上办事大厅开启线上时代,配套线下通受通办实体窗口。探索智慧监管查验监管模式,现场监管能力持续强化,监管更精准,通过更迅速。与此同时,助力新型业态全面发展,七项自贸区经验在全省推广,全球中心仓、前海离港空运中心等试点落地,聚焦企业痛点堵点,微创新不断提升。
出口额连续27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众多深圳企业早已融入全球产业链。在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深圳海关积极探索物流多式叠加的监管模式,创新打造“海陆空铁邮”全路径物流联运新通道,全面疏导电商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物流“堵点”“断点”。
“‘深圳港一体化运作’模式,实现盐田东西部港区物流无缝对接,突出‘海陆空’多式联运优势,拓展中欧班列项目,推动建设‘珠江水域城际港’,多渠道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组合叠加税收便利、保税物流等改革措施,帮扶供应链企业可持续发展。”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5月30日,惠州市亨达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首批23吨“妃子笑”荔枝经深圳蛇口港起运前往新加坡,这是惠州荔枝20年来首次自主出口。为帮助果农完成出口,深圳海关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指导企业“零跑腿”顺利办理申报手续。出口当日,早早到达现场进行出口水果查验,不到半小时,23吨“妃子笑”荔枝即装车驶离厂区。
心忧天下者,敢为天下先。
“深圳海关把为民作为执法的价值追求,贯穿于把好国门、做好服务的各个方面,体现在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各个环节。也正是始终如一的锐意改革、激励创新,实现了海关与深圳外贸崛起、特区腾飞的同频共振。”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记者点评
改革创新没有终点
在深圳海关采访,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数不清的行业第一,全国第一。从建关初期的货检与旅检分开,到与国际接轨的“MCC前海”模式,无一不是开天下之先河,做他人未曾做过的事。
正是凭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杀出一条血路的冲天干劲,永不停步的改革创新意识,深圳外贸实现了飞速发展,也成就了深圳海关从未停止的改革创新史。
淄博是一个有着开放创新传统的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改革开放赋能,加大外向型经济建设力度,淄博内陆港今年3月开通,综合保税区申建也在加速推进。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中,也必将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这种时候,尤其需要迎难而上、敢于尝试的态度面对问题,以更加开创性、革新性的思维通过持续深入的改革创新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主旨演讲中曾经说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市委、市政府对标深圳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号改革工程”将淄博的改革进程置于一个全新的起点,以改革不停步、永争一流的境界和追求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持续推进改革,是淄博实现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也是每一个淄博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编审:刘淼
编辑:查考